電影在熙的男。朋友是異性戀女生與同性戀男生同居的生活故事,其實還私心的覺得有情人都應該成眷屬,好歹有一個圓滿的結局,結果兩人雖有羈絆卻互不歸屬,在這好奇與窺探的心理作祟下,特地來看原著 "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改編的電視劇大都市愛情法,老實說這還是頭一次看 BL 劇,也不是對這類題材有成見或鄙視,有時追劇就是單純喜歡某類別的選擇,譬如偏愛偵探類型或某些演員的電視劇作品,對鄉土劇、穿越劇、仙俠劇、甜寵劇就興趣缺缺,傳聞喜歡看 BL 劇的並不是同志男性觀眾,反而是異性戀的腐女居多,出自對不同次元陣營的好奇與窺探,有一種錯位的偏向。
現在電視取材多元與尺度的開放,有些禁忌話題也開始脫離道德批判的限制,多年前松嶋菜菜子與瀧澤秀明的魔女的條件就已經打破爭議,現在的 BL 劇在多元包容下只是女主角改成男的而已,演員可能是照章演戲,編劇可能是創造話題,導演可能是拿錢導戲,製片可能是募資在芸芸影視作品類別中殺出一條血路,而腐女 ( 腐男 )或其他觀眾竟然能撐起這類作品的市場,還是頗具有競爭優勢啊!不過查閱相關評論,大都市的愛情法在韓國還是有受到一些保守派的非議批判。
電視劇是以男主角高煐二十到三十多歲年紀的愛情故事作為主線展開,一共八集四個單元分別是美愛、一片石斑宇宙的味道、大都市的愛情法,遲來的雨季假期,高煐從就學到就業,生活上離不開打工、混夜店酒吧、找男人,他除了有三個同志圈的死黨外,他的愛情總是受了酒精燃燒的影響,醉後激情最後分手,看似飛蛾撲火,自己沒有焚毀卻把蠟燭打翻,把別人燒成一無所有。
美愛這個單元裡,一條支線是高煐與美愛的相識,兩個受排擠的邊緣人合拍成為好朋友,最後同性戀與異性戀一個男的一個女的竟然一起同居,高煐成為美愛婚禮中的結婚歌手,高煐把自己與美愛的故事寫成小說 " 藍莓與菸 " ,在他們一起生活的公寓裡,高煐愛吃藍莓,美愛喜歡抽菸,高煐的社交帳號是藍莓,美愛的社交帳號是萬寶路,在美愛要離開同居公寓時,兩人穿同色的情侶裝睡覺,高煐問美愛永恆的愛存在嗎?美愛沒有回答也許她已經睡著也許她也沒有答案。
高煐所寫的小說中,女主角就叫做在熙,原來電影在熙的男。朋友是從他的小說中而來的,恍然大悟原來是劇中劇的概念,原作者寫了個小說,小說中的男主角高煐又寫了個小說,然後那本虛構的小說被改編成真正的電影,美愛是在熙的原型,看到她去墮胎搶走婦產科醫生的子宮模型,瞬時有會心一笑的感覺,原來是婦產科醫生囉哩叭唆講了一大堆廢話惹惱了瘋婆子,再度重溫電影裡的搞笑橋段。
另一個支線是高煐與一板一眼規規矩矩攝影師的戀愛,他剛跟影片直播主分手,馬上藉酒壯膽舌吻攝影師,跟夜店認識的IG人氣網紅搞曖昧,這是唬嚨第一次看 BL 劇不諳戲劇生態,同志間的愛情節奏真有這麼快嗎?還是我漏看了時間淌流
的提示,看對眼就是愛情本來也沒錯,接二連三尋找對象就讓新觀眾覺得男主角高煐好猴急酒精燃燒就愛上人。
高煐跟攝影師分手是因為年齡的差距還有個性上的差異,攝影師說我不能沒有你,高煐卻說可是我沒有你也可以,人氣網紅也分手高煐,他討厭高煐喝醉酒喜歡在街上唱歌跳舞還摟摟抱抱讓他難堪丟臉,要分手什麼理由都成立,來去如風的愛情裏,分手是遊戲的正常標籤,你貼別人,別人貼你。
但攝影師卻投入太深了,他帶高煐去首爾塔愛情鎖解除生生世世在一起的承諾,原以為他已經把這段不合適的愛情看得透徹,沒想到他仍傳一些對這段感情還依舊眷戀的簡訊也傳了死亡時間的預告,一向遵守交通規則依速駕駛的攝影師竟然用超速車禍的死亡作為這段感情的了結,愛情是無法強迫的,高煐曾問美愛永恆的愛存在嗎?只要在愛情的痛殤中打轉,就會在絕望中灰飛煙滅,這世間沒有永恆只有剎那,在剎那間能珍惜能體會便勝過縹緲虛無的永恆。
一片石斑宇宙的味道,意思是我們吃的這條石斑魚,還有我們自己都是宇宙的一部分,這是高煐現任男友英洙忽悠他的哲理,把高煐電的團團轉,有思想有文化舌燦蓮花對男生對女生都很管用,這個單元是兩個母親與一對戀人彼此的關係,高煐罹癌的母親,因為宗教信仰不希望兒子是一個同志,在她心中還是有滿滿的母愛,希望兒子能夠教化能夠改正傾向,能夠有一個穩定工作和未來,但她知道不可能之後還是全部放下,跟她對比的是英洙的母親,看見自己兒子的性向轉而用酒精麻痺自己,讓英洙陷入不能表達又極度壓抑的矛盾中,高煐把這一段想不開服藥自盡的戀情寫成一部小說,一片石斑宇宙的味道。
高煐與英洙是在心靈成長課程上認識的,英洙一眼就認出高煐是同志,這個背後紋著生命之樹的男人,體格精壯擅長運動,對文學、神學、哲學都具有淵博的知識,所以高煐一直好奇他的職業,但英洙外相內裡不一是一個可憐的人,他被母親酒精中毒的龐大醫療費壓的喘不過氣,只能吃著平民美食,穿著樸實的衣服,他的上司給他研究主題,讓他害怕承認性向會失去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的身份使生活更拮据,他接近高煐有遵從自己內心也有自私的逃避世人眼光的矛盾。
高煐把得獎小說寄給英洙希望他能書評,其實是想把自己愛他的心聲傳達並期待獲得回應,英洙曾說過從一片石斑魚的味道去感受到整個宇宙的浩瀚,高煐想問英洙是否曾從自己身上感受到愛情,結果英洙的回信答覆,讓高煐陪媽媽公園散步時直接把小說與回信一起丟進路邊的垃圾桶,對於一個不懂愛情的人而言,侈言身在宇宙的浩瀚還不如嘴中叼一片美味的石斑魚來的有感。
大都市的愛情法單元裏,高煐
癌症的母親去世了,他不改愛到夜店狂歡的習性,喪服沒換喪家臂章未拆就直奔夜店與死黨會合,他在酒吧又看對眼了調酒師圭浩,看似荒唐不羈的高煐卻向圭浩自白他一直隱匿連死黨都不知道的秘密,原來他感染了HIV ,要不是劇情帶到這個話題而關注查詢,唬嚨真的不知道 HIV 與 AIDS 有什麼差異性,某些知識侷限與現實生活可能勾連不上關係,衛道者有時可能也管太多了,看戲的終究是看戲的,也許會有特例,那是他的本性,絕大多數人看奧特曼(鹹蛋超人)多年也從未拯救過地球一次。
高煐寫的小說是京畿道居民的愛情法,他已經跟圭浩同居但摩擦一點一點擴大,之前跟美愛同居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知道是美愛麻木不仁還是高煐畢業後寫作與工作上都遇到瓶頸,雖然死黨建議他倆到泰國旅遊改善雙方關係,但回國之後兩人又直線降溫,大概是相愛容易相處難,隨著圭浩要去中國工作,高煐本來也想一起去,但卡在HIV的健康檢查上,原來前面提到 HIV 還是預先鋪陳的關鍵伏筆啊。
送圭浩前往機場的捷運路程上,高煐已經作好分手的準備,不是不再相愛而是希望圭浩有更好的機會創造自己的未來,長久以來善良的圭浩事事都委屈的遷就他人,他沒有自己東西,沒有自己的地方,高煐與圭浩要退回到初始的陌生關係上,因為時間與距離都是嚴苛的考驗,高煐的心態不難理解,愛在剎那間電光火石閃爍,分手卻像空白的答案千萬個理由都可以填上,一顆真心可能是愛也可能是傷害,但高煐想祝福圭浩找到比自己更好更正常的人(HIV關係)。
最後的單元遲來的雨季假期,是講高煐決定離職當一個專業作家,他寫的京畿道居民的愛情法大獲好評,甚至還獲得文學獎,不禁懷疑原作者寫高煐這個男主角,就是在寫自己的經歷,然後高煐又把自己的愛情創作成小說,有點像俄羅斯娃娃套中套局中局的感覺,這一單元可以拆成哈比比篇、回憶篇、犒賞篇,前面男主角高煐的死黨幾乎是點綴的道具人,這單元突然也變成有血有肉有故事起來。
一直渴望愛情的高煐心中雖然一直想念圭浩,但還是用交友軟體認識了一個日本人哈比比,哈比比約他到泰國曼谷遊玩,讓他不斷回想起跟圭浩上次的旅遊,這又是一個伏筆,前個單元高煐與圭浩兩人為改善關係到泰國旅遊,好像草草了事般就回國,藉著回憶篇終於補足了兩人共遊曼谷甜蜜的點點滴滴,也再次提到了HIV ,這個被高煐戲稱為凱莉的病毒,將永遠伴隨他的餘生,他雖然積極追求愛情,但對越愛的人越有這種揮之不去的陰霾。
遲來的雨季是高煐與圭浩在經濟沒那麼寬裕之下,趁著乾季機票便宜來到曼谷旅遊,但他們還是遇到了下雨,高煐說這是遲來的雨季,有一種相逢在錯誤時間的隱喻,凱莉始終是高煐難以磨滅的創傷,圭浩一直認為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即使和高煐在馬路上躺著淋雨也都是一種浪漫的幸福,他願意與高煐一直重複吵架又和好的循環,其實這是他的一廂情願,爭執是一把刀把生活砍到刀刀見骨累累傷疤,和好如玻璃上黏貼的黑膠布只是暫時看不到裂紋暫時不會破裂,兩個人的生活是不能一直吵架一直和好的。
高煐與哈比比的曼谷行,不像一對戀人反而像伴遊,哈比比是個有家室的人,他的家人不停召喚希望他回去,但是他眼睛的疾病愈發嚴重經常疲憊不堪,唬嚨猜想編劇沒說出的恐怕他是一個愛滋病患者,限於尺度限於輿情隱晦地在劇情上打了馬賽克,高煐與他分手便條紙上說兩人結識是因為孤獨而同病相憐 (HIV與AIDS),那並不是一份完整的愛,所以獨自回到韓國,如果雨季沒有遲到,哈比比沒有家人沒有患病,高煐沒有凱莉,也許他倆都能保有一份赤忱童心玩安全樓梯間捉迷藏的愛情遊戲。
最後高煐與死黨在頂樓看煙火,回顧自己過往的愛情經歷,自嘲地認為是個失敗者,不懂愛情仍努力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就像那次與圭浩一起放天燈,本來已經成功升上去卻因燈紙有破損而墜毀,是他心意多變改了又改願望不小心劃裂薄紙造成的,高煐的願望是想與圭浩長相廝守卻親手毀壞一個夢想,大都市的愛情法經不起片面的沉溺、虛偽的隱瞞、輪迴的爭執、遲來的相逢,愛情原來是在不斷分手中淬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