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包含「14-唬嚨雜耍」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14-唬嚨雜耍」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臉書又出事了





引用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其實是很多人懶得把臉書帳號刪除
臉書的全盛時期已過
也全因過份商業化操作把別人的隱私賣掉惹眾怒

隨意窩關站大吉










時代眼淚















關站也44大吉











不會搬搬到亂七八糟日期都亂掉😞
更糟糕的是為維持版面文字與圖都轉成JPG圖檔


替代Google服務




替代Google 主要是不受google 要挾

引用資料來源

 

Google服務   我的替代服務

GMail    =>  Roundcube + Postfix + Dovecot

GTalk    =>   ejabberd + Pidgin/OTalk

Google Reader  =>  Tiny Tiny RSS

Analytics   =>   Piwik

當然還有不少服務我還沒有替換:

Google 搜索  => Duck Duck Go

Google Chrome  => Firefox for self hosted bookmark sync

Google Contacts  => OpenLDAP addressbook

Google +   => Diaspora

Android  => 維持原狀

Google 日曆=> Own CalDAV server

Google Docs  => Nothing yet

Google 地圖 => 維持原狀

其他資料



華碩壁紙

很喜歡華碩ROG系列的壁紙 可下載到w11當活動播映桌面
會一直增添新桌布

華碩桌布


<

不被尊重的宰割

 









其實沒有在用臉書當社交工具,也不是這種軟體的愛好者,只
因為那一陣子玩受朋友影響玩CANDY,在這則新聞未爆之前,
驀然發現一些討厭的自建黑名單(行銷)都變成好友,還問要不要
加入,這簡直令人氣炸了。

FB從火紅的人際往來社交工具變成死纏爛打的行銷廣告舞台,又
變成網軍選舉攻擊的武器,假消息假新聞迅速傳播的管道,要說
悖離初衷或始料未及也好,他的出發點就是要個人真實資料還有
掌握人脈的連結,大部分的人都沒戒心自願主動提供,他也樂得
賣資料庫的個人喜好資料,證明天下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


不管FB與手機業者怎樣的勾結,廣告主永遠不明白使用者其實真
的很討厭瀏覽網頁時遇到干擾,尤其是手機.……廣告覆蓋只會讓
人大大的憎惡,這是反行銷的效果,業者雖洞悉消費者興趣推播
(有時還出錯)  別以為這讓能見度大大的提升,擋住我正在看的東
西的同時等於自找死路,因為我按X也按掉對你的興趣。


個人隱私優先

直白的告訴使用者對手正在偷看你的信件
毫不留情地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