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包含「23-唬嚨煮煮」標籤的文章

蜂蜜南瓜

蜂蜜南瓜 2011-07-04 蘋果日報廚房DIY 材料:日本南瓜 1/4個          蜂蜜 10g          鹽少許 做法: 1.南瓜切長條灑鹽淋上蜂蜜 2.中大火蒸15分鐘放涼冷藏1小時   看起來是很簡單吧 ! 報紙有圖有文 , 只要照做準沒錯 ! 這是宜蘭蘭城晶英酒店行政主廚林先生示範的 , 照著做就對了 。  、 拿到南瓜就開始傻眼了 , 日本南瓜和市場上農民自己種的南瓜有何差別 ? 我手上的南瓜不大 , 有點硬 , 我一刀切不下去 , 望著報紙上寫的 , 南瓜去皮去籽切長條 , 好像一句刀法口訣 , 我用刨刀刮了一點皮 , 南瓜不是圓的 , 刨刀用的不順手 。 我只好改用大菜刀加上蠻力 , 狠狠的切下去 , 花了我半小時終於把南瓜切成八份 , 還沒做菜就滿頭大汗了 ! 南瓜真是難搞啊  !  😂   把八份南瓜用小水果刀 , 慢慢的切出長條狀出來 , 又花我半小時 , 終於把南瓜皮 , 長條狀南瓜肉 , 碎屑南瓜肉 , 南瓜籽給分離出來 , 南瓜皮南瓜籽當然是丟棄當餿水餵小豬 , 長條狀南瓜肉就灑點鹽淋上蜂蜜 , 平鋪在盤子上放入電鍋蒸 。 剩下的碎屑南瓜肉蠻多的 , 我 真的是把南瓜肉削成長條狀ㄟ , 所以才會產生很多南瓜肉碎屑這些南瓜肉碎屑就給他煮一鍋南瓜湯吧 ! 水煮開後我就放進去 , 煮個十分鐘 , 沒加鹽沒加糖的南瓜湯就OK了 ! 黃澄澄沒色素的南瓜湯 , 真的是自然可口甘甜 , 還有南瓜香味 , 回過頭來我試吃這道蜂蜜南瓜 , 咦 ! 怎麼甜甜的硬硬的 , 報紙上明明寫蜂蜜滲入南瓜當中 , 鬆軟口感更覺香甜 , 一點沒鬆軟 , 檢查全部的南瓜都沒有鬆軟跡象 , 驀然發現原來自己跟南瓜大戰之後 , 失神 ! 電鍋沒按下去 , 就急忙煮南瓜湯還連吃兩碗 , 吃的津津有味 ...唉 !   當電鍋蒸好之後 , 迫不及待的嘗了一下 , 也許我的南瓜不是日本南瓜 , 我的蜂蜜也不是頂好純正的 , 熱熱的 吃起來像地瓜 , 把這道蜂蜜南瓜變成蒸地瓜 , 還好也不難吃 , 放入冰箱冷藏之後 , 再沾一點蜂蜜就更好吃了 , 最意外的南瓜肉碎屑煮湯 , 熱吃 、 冷吃都很好吃 , 自然的...

菜鳥的心得之二

沒有煮飯炒菜之前對蔬菜的了解,只有青菜和白菜兩種,顏色是青的就是青菜,是白的就是白菜,簡單的顏色二分法,但有時候就會吃鱉,之前到麵店點個燙青菜,那個大媽夥計有點捉狹問我要什麼青菜?一下子傻眼不知道要怎樣回答,她分明知道我根本搞不清楚有那些菜,隨便說一個,她說這個季節沒有,我又沒種過菜當然也不知道這個季節到底有沒有。 後來學聰明一點,問老闆有什麼燙青菜,老闆會回答空心菜、蕃薯葉、大陸妹,終於敢隨便點一樣,反正是青菜最終是要下肚的,後來後來老闆自己也學乖了,直接掛今日青菜板子,想另加青菜的自己選,不用一問一答,顧客也真不知道麵店到底有沒有準備某些青菜食材。 炒菜的基本要領就是 1放油(變熱) 用沙拉油OR黑麻油OR油蔥(已爆好蔥的香油)。 2爆香(變香) 用蒜末OR蔥花OR其他香料。 3放菜。 4加鹽。 5加水。 6煮熟(蓋鍋煮熟)。 任何菜只要洗一洗,切一切,用炒的都可以上桌吧!我最會忘記的就是切菜,每次蒜末一炸香,那滋滋的油聲,像催命符一樣,我會毫不猶豫的把洗好的菜直接倒進鍋裡,煮到差不多時才會想到菜沒切,不是用剪刀在鍋中亂剪一通,就是忍住熱燙,把煮熟的菜再切一次。

油炸豆腐

我覺得初學者炸豆腐最好選油豆腐或黑豆干來炸比較好炸,一般的豆腐不好翻面 ,也不好控制火候,剛開始炸豆腐,是選一般的豆腐炸,怕炸不熟所以切薄,結果慘兮兮的,因為油熱以後放有水的豆腐,霹哩啪啦的,恐怖極了。 因為切薄所以翻面時都斷裂,一塊切好的豆腐都變成一堆殘破的豆腐渣,後來選黑豆干就比較好油炸了,豆干不像豆腐含水量那麼多也不易斷裂,至於選用油豆腐只是變化型而已,油豆腐還可以切成三角型和長條型。 有一定經驗後再炸一般的豆腐就上手多了,油炸豆腐很簡單,油熱以後(放稍多一點油),放入豆腐,豆腐不要切太薄太厚 ( 約1cm吧 ) ,有點味道時翻面,倒適量的醬油和切好的蔥段,蓋上鍋蓋,中火等香味飄出來。 下面的豆腐表面有油炸到就可以起鍋了不需要加鹽會太鹹,炸過幾次豆腐以後,這道菜隨即進化升級,我在油熱以後,會先爆香用香菇切成丁來增加味道,起鍋前蔥段也是增加香味,這兩者的香味並不會起衝突,而且吸收了醬油的蔥段和香菇丁,拿來拌飯吃也是很開胃的。 整理 油炸豆腐 基本型:豆腐(白豆腐or黑豆干or油豆腐)+醬油+蔥段(切成3-4cm)+油 變化型:基本型+香菇丁 變化型:基本型+豆鼓(沙茶醬&XO醬&黑胡椒粒)

油炸草蝦

沒下廚料理前,總覺蝦子不是菜鳥能夠勝任愉快的一道菜,剛開始是用電鍋蒸醃好的蝦子 ,味道就只有醬料的味道,我的醬料是高粱酒+黑胡椒+蒜粒+胡椒鹽+醬油,吃的時候還要沾醬。 有一天突然想到餐廳的炸蝦,所以想嚐試何不油炸看看,我還是老招先用香菇丁油炸爆香,接著把蝦倒下去,醬料還是不變,這一炸不得了,蝦的香味都跑出來的,蝦身變紅翻另一面,最後又加上蔥段(當裝飾或稍稍去腥味)。 幾乎是剛下鍋刷一下就起鍋撈起,因為油炸蔥很快變焦變黑變苦反而不好,上餐桌前試聞一下,真不是蓋的,蝦子特有香味超棒的,很有成就感的炸蝦,沒想像中那麼難。 買的蝦子一定要新鮮油炸也不能太久,蝦肉的鮮嫩吃起來就會有感覺,我想蒸蝦沒那麼好吃的原因,是不是電鍋把蝦肉蒸老了,所以味道平淡,這邊的香菇丁只當爆香,沒當菜吃(有胡椒鹽會太鹹)。 整理 油炸草蝦 基本型:草蝦+醬油+高粱(米酒)+胡椒鹽+黑胡椒粒+蒜粒(粉)+油+蔥段 變化型:基本型+香菇丁(或許可以拿小白菜鋪墊吃氣氛吧)

酥皮濃湯之二

為了做一兩碗的酥皮濃湯而特地做濃湯有點費精神,事實上以家用的烤箱來說,吃飯時間頂多是做一兩碗的酥皮濃湯,沒有必要因此大費周章作一鍋濃湯,除非把濃湯當成一道菜上桌,話又說回來,有了一道濃湯當菜,你會再吃一道酥皮濃湯嗎? 酥皮濃湯在熱騰騰上桌時,兼具色相和美味,感覺特別好吃,所以濃湯需要費點心思打點一下,超市可以買的濃湯不少,像康寶濃湯.(四人份居多),VONO 濃湯是一人份比較剛好,這些濃湯先用開水燒微煮一下就可以放進獅口杯了。 他們的缺點是配料不夠豐富,吃起來寒酸一些,所以我才會買冷凍蔬菜(有火腿有玉米有碗豆有紅蘿蔔的)加強一下。 康寶是老牌子的濃湯品牌,系列產品有12種之多,其中火腿蘑菇、香蟹南瓜、番茄馬鈴薯、火腿玉米、金黃玉米、雞蓉玉米、海鮮、香菇雞蓉是比較適合酥皮濃湯的,試過幾樣。 要記得那都是一包四人份,做兩碗酥皮濃湯,得把一包平均分成兩份。VONO 是我比較喜歡的濃湯,一包一人份很剛好,在家做酥皮濃湯不太可能一口氣做四人份,頂多做兩碗而已。 VONO 是日本進口原裝進口,有日文字包裝也有中文字包裝的,有南瓜、 玉米、 起司巧達、 馬鈴薯、 蘑菇、 洋蔥巧達口味的,蠻推薦起司巧達再加上冷凍蔬菜,很想建議VONO,來個綜合包,這樣可以短期內變換不同口味哩!(一盒好像有三包一人份的樣子) 超市應該還有其他品牌的濃湯比較少注意,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濃湯,像我找了豆漿當濃湯,嘿嘿!趕緊將酥皮與豆漿分離各吃各的,有興趣替換成紅茶、綠茶、咖啡嗎?還沒蔚成風尚之前,還是保守一些吧!不要浪費酥皮。 還有一點叮嚀... 酥皮要刷蛋水(蛋打散),上面要放黑芝麻,這樣才有餐廳吃的感覺。 🔗康寶食譜網站 🔗VONO 網站介紹 (台灣味之素)

酥皮濃湯之一

做酥皮濃湯之前先買一個獅口杯吧!就是買那種白色有兩耳圖案是獅子給酥皮濃湯專用的烤杯!酥皮濃湯就是要用那種獅口杯才有那種FU。 一般的酥皮濃湯大概有海鮮和玉米這兩類最常見的口味,到超市去買起司皮時..有的是起司皮和濃湯材料都一起配好的很方便,如果功夫夠又有時間自己也可以做濃湯,初學者還是做玉米濃湯比較容易上手。 由於是第一次做酥皮濃湯,所以在家樂福超市很認真的找整個冷凍食材區都逛了了三次,還是沒有找到我要的東西,只好硬著頭皮問服務人員,服務人員一下子就帶我找到了,原來產品名稱叫做起司皮,我一直在找酥皮,而且未烤過的起司皮乾乾扁扁不起眼,跟上桌的酥皮濃湯完全是兩個樣子,害我浪費了20分鐘在這邊猛找(家樂福冷凍食材區有六長櫃)。 我買的是有濃湯配料的有六塊起司皮和兩包(玉米和海鮮)口味濃湯,為了做酥皮濃湯還特地買了一包冷凍蔬菜(有火腿有玉米有碗豆有蘿蔔),來加強濃湯的內容。 說明書上寫做酥皮濃湯很簡單: 把濃湯包煮熱之後,放進獅口杯上面蓋上酥皮,刷一點蛋液進烤箱。 第一次做不信邪不是用獅口杯結果起司皮塌下來,只烤到四周。 第二次是想便宜行事用昨晚剩下的冷濃湯直接就蓋上酥皮去烤,結果酥皮和獅口杯是熱到燙手湯還是涼的,那杯子顯然不適合加熱食物的。 第三次做的時候有再仔細研讀一下做法,濃湯煮好的時候要冷卻一點大概40-50度時再上酥皮去烤,因為濃湯的水蒸氣會把起司皮弄軟塌下來,但我這次又犯了個錯誤從冰箱把起司皮拿出來後刷了蛋液就烤,起司皮一冷一熱會斷裂,還沒有烤好皮又塌下來。 失敗三次後接下來做的幾乎是很棒很漂亮的酥皮濃湯,起司皮拿出來時先給他解凍軟一下..也比較好刷蛋液,湯不要太熱裝個八分滿烤箱設250度烤個10-12分鐘即可。

菜鳥下廚心得之一

菜鳥的心得之一 菜鳥在廚房中總是手忙腳亂的,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內要完成一餐總是有些棘手,也要養成收拾和整理的習慣,東西一定要放回原位好好的放好,不然不是碗破就是鍋蓋掉下來,甚至菜刀掉下來,很離譜吧! 吃不掉的剩菜用四方型的微波盒裝起來放入冰箱,下一餐就直接拿出來解凍加熱,方型的微波盒好堆疊較不佔空間當碗用就直接上桌吧!順便提醒自己這種盒子裝的食物,一定要在這一餐吃完,以前常常把整盤剩菜堆到冰箱滿滿的,沒加蓋保鮮菜都變色變味,拿出來後就直接送給小豬當禮物了。

冬瓜蛤蜊湯

材料: 冬瓜(一輪的一半).. 蛤蜊(一袋).. 排骨(一坨).. 鹽巴(2匙) 做法:混在一起煮熟 對於食物的份量,實在是沒有概念,所以只能用形容的,比較精確知道的唯有兩湯匙的鹽巴。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概念,冬瓜沒削皮沒去籽就給他倒下去煮,偷偷加一湯匙味精和兩湯匙的鹽一小把黑胡椒粉,嘗起來是不錯的,可惜被罵到臭頭,接果火大整鍋倒掉,送吃餿水的小豬一個小禮物。 修正後的做法是水煮開之後放排骨下去熬湯,排骨熬湯後會出現甜味,用濾網篩掉浮沫,再放冬瓜煮熟,最後再放蛤蜊,等蛤蜊開口再加上兩湯匙的鹽攪拌一下就能起鍋,冬瓜蛤蜊湯應該放點薑絲提味,這次沒買到。   冬瓜煮熟之後味道沒那麼重,蛤蜊+排骨熬出來的湯很甜,這道菜裡冬瓜和蛤蜊,都被吃得差不多,只有排骨沒人賞光,送給小狗狗加菜,便宜了牠! 恩...整理起來 基本型:冬瓜+蛤蜊+鹽巴+薑絲 豪華型:冬瓜+蛤蜊+排骨+鹽巴+薑絲 變化型:冬瓜+蛤蜊+排骨+鹽巴+薑絲+蔓越莓 (網路上看到的) 變化型:冬瓜+蛤蜊+排骨+鹽巴+薑絲+金針 (簡稱金蛤冬排湯)

炒四季豆

宅人族可以入手的菜之一 基本型:四季豆+鹽巴+蒜末 變化型:四季豆+鹽巴+蒜末+黑豆鼓 材料處理: 1.四季豆切成適當長度。 2.流水洗四季豆瀝乾。 做法: 1.鍋子擦乾倒油,蒜末爆出香味後放菜。 2.放入調味料 (鹽適量)。 3.倒一點水蓋上鍋蓋燜煮。(四季豆要燜久一點) 炒一把四季豆可能會吃不完,把吃不完的四季豆切成更小段備用,用平底鍋先炒胡蘿蔔丁,再炒玉米粒與蛋漿,炒的過程中要分前後,因為熟度不一樣,蛋漿在平底鍋一角炒成較大的蛋塊,上餐桌前才把胡蘿蔔丁、玉米粒、蛋塊、四季豆加點鹽熱拌在一起變成什錦菜,利用上一餐吃不完的炒四季豆再加點料變成另一道菜。

炒海龍

宅人族可以入手的菜之一。 材料處理: 1.海龍切成適當長度。 2.海龍是海帶的一種捲捲的...清水沖泡一下比較好。 3.太白粉少量用冷水先泡均勻。 做法: 1.鍋子擦乾倒油,蒜末爆出香味後放菜。 2.放入調味料 (鹽兩湯匙) or 太白粉。 3.倒一點水蓋上鍋蓋燜煮(海龍要燜久一點才會熟)。 4.要起鍋前放蔥段,比較能留住蔥的香味。 基本型:海龍+鹽巴+蒜末。 變化型:海龍+鹽巴+蒜末+蔥段+太白粉。 變化型:海龍+鹽巴+蒜末+烏醋+九層塔。 海龍吃起來QQ捲捲的很有口感,ㄣ很像塑膠捲髮。

水煮蕎麥涼麵

蕎麥麵是日本進口貨,一包要 160元可能貴了一些,這一包裏有八把麵,算起來一把就是20元,顏色有點淡紫色和咖啡色的混合,根據包裝袋的說明,蕎麥麵是要用開水煮好後,再用冷水去沖涼,這樣會讓麵冷Q有口感,就照著去做吧! 煮麵的水要多一點,鍋子也要大一點,好幾次的噴鍋事件讓我心有餘悸,這次蕎麥麵,水我也沒有放很多,所以煮麵煮到湯都變得糊糊的,還好這麵不會熟爛,趕緊撈起來用過濾水去沖涼,為了讓這麵有涼麵的感覺,所以我還特地用電扇+冷氣來加持。 既然是日式的涼麵,所以就盡量用日式的吃法,包裝上有參考圖片,有細條狀海苔和炸天婦羅蝦兩種,後者太難,所以就用海苔來畫葫蘆一下,只是家中的海苔片,放在冰箱好一陣子有點受潮。 靈機一動把海苔便剪成細條狀後,用烤箱 150度烤個3-5分鐘之後,順利解決海苔片軟趴趴沒香味的問題,烤過的海苔香味可以恢復60%吧? 涼麵的醬汁,很簡單就是用味全的醬油,有一種掛名北海道的醬油,應該說是薄鹽的醬油水吧,像稀釋過的醬油,有昆布和鰹魚兩種口味這兩種醬油配蕎麥涼麵都很好吃,煮麵時不要加鹽,蕎麥麵本身會有一點鹹。(防腐效果??) 灑一點海苔、柴魚片、點綴一些白芝麻,就是道地的日式蕎麥涼麵,呵呵!好想切一點醃黃蘿蔔。 基本款:蕎麥涼麵+昆布(鰹魚)味醬油 變化款:蕎麥涼麵+昆布(鰹魚)味醬油+柴魚片+海苔+白芝麻

XO醬高麗菜

宅人族要會做的菜之一,高麗菜蠻 OK,不會大幅縮水,份量不會變太少,抓一盤四人份,油熱了高麗菜就全部下鍋。 , 高麗菜葉子用流水沖洗稍微切一下,所以下鍋時,熱油遇水會彈炸起來,這時候用透明鍋蓋就很有用了,左手拿鍋蓋擋油炸,右手灑兩湯匙鹽再倒一碗水進去,鍋鏟給它翻兩下。 透明鍋蓋有好處,可以看菜熟了沒,快熟時倒個三湯匙XO醬,XO 醬挺貴的,但蠻香蠻有特色的,再攪和一下就可以起鍋了。 基本型:高麗菜+香油+鹽 變化型:高麗菜+沙拉油+XO醬+鹽 豪華型:高麗菜+沙拉油+XO醬+鹽+小蝦仁(干貝絲) 鍋蓋像盾,鍋鏟像槍,廚房像戰場,我在想除了鍋蓋可以當護具之外,要不要戴個眼鏡或護目鏡比較安全一點,對油水混合的彈炸,總是心有餘悸。

早餐的組合

圖片
準備早餐是一門很頭痛的事吧?每天都吃同樣的早餐,沒變化也沒胃口,難道每天早上家長要發錢,讓家族成員自己打理自己的早餐嗎?對於家中有兒童的家長,基於兒童的成長和照料,想必是不會這樣做吧? 受限於時間和金錢,也許真的變不出花樣,買來買去就是那幾樣,其實仔細列出一份清單,加上組合早餐的內容還可以多變化一些。 買一本書教人做早餐的,則會有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加入,但這樣方式固然簡捷,卻要花更多的時間料理,必是不實用。不如留到禮拜六禮拜日, 休假時慢慢做,增加早餐的內容。 當然只要肯花錢,沒有吃不到的早餐,問題在肯不肯用心打理家人的健康,為吃的安心把關和付出而已,少了金錢支援一切都是空想奢望。 試著列出一份一週基本清單(以四人為例 夫妻+一子一女) 禮拜一比必較忙也比較趕,所以是前晚就準備好的便利商店的食物,時間充裕的話也可以早上去購買比較新鮮,因為便利店通常是夜間物流配送大夜店員比較空閒有充裕時間可以上架。 禮拜二早上到可以信賴且乾淨美味的早餐店,選用家中成員喜歡的早餐,禮拜三到禮拜五的前晚去買麵包吐司和包子,適當份量當成早餐,禮拜六禮拜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可以做比較傳統耗時的早餐。 把早餐分為主食 + 副食 + 飲品+水果的組成。 主食就是主餐 ,副食是補充 、 飲品是解渴、水果是消化 。 替代選項: 主食:法國麵包/白吐司/披薩/煎水餃/地瓜粥/吻仔魚粥/飯糰/燒餅+油條/烤馬鈴薯/牛奶+玉米片/蛋糕/肉粽 副食:烤地瓜/火腿片/煎蛋/花生醬/纖蔬棒/茶凍 飲品:現榨柳丁汁/現榨葡萄柚/現榨蘿蔔汁/杏仁茶/玉米濃湯/綠豆湯/紅豆湯/柚子茶/阿薩姆奶茶 水果:奇異果/蓮霧/芒果/葡萄/小黃瓜/西洋芹

炒蕃薯葉

宅人族要會做的菜之一 材料處理: 蕃薯葉要切成適當長度,我曾沒切蕃薯葉,結果一夾就是一長串。咬也不好咬,吞嚥很困難,第一次出手便鬧笑話,還曾炒了之後用剪刀去切段,十足生手加白癡,後來摸索出經驗,是先切除根部較老的莖葉丟棄,然後切段放入流水中清洗,若整把放入水中清洗,還 要花精神把散掉的蕃薯葉重新整理好才能切,而經過砧板又多一次衛生風險。 做法 1.鍋子擦乾倒油蒜末爆出香味後放蕃薯葉。 2.如果放吻仔魚的話爆香後比菜先放入會比較有味道。 3.放入調味料 (一點點鹽)。 4.倒一點水蓋上鍋蓋燜煮(不要燜太久會變色)。' 5.蕃薯葉基本上是靠蒜末遮蓋菜的味道。 6.加上黑胡椒粒或山椒粒是變化味道。 基本型:蕃薯葉++鹽巴++蒜末 變化型:蕃薯葉++鹽巴++蒜末++吻仔魚 變化型:蕃薯葉++鹽巴++蒜末++烏醋++黑胡椒粒 變化型:蕃薯葉++鹽巴++蒜末++山椒粒 (2024) P.S 我爸爸曾說蕃薯葉(地瓜葉)以前是豬吃的,好種又長得快,沒想到現在搖身一變成健康蔬菜。

炒紅菜

圖片
宅人族要會做的菜之一,紅菜就是紅鳳菜、紅葉菜,聽說很補血, 沒 差!!!就是要吃進肚子裏,這個稍稍會縮水,份量變少,也是抓四 人份 。 這次改用黑麻油( 黑芝麻油 )去炒,灑些蒜頭爆香,香味出來後就把 菜 放入,鹽兩湯匙,冷水一碗,鍋蓋蓋上等 3-5 分鐘就煮熟了。 基本型:紅菜+黑麻油+鹽 變化型:紅菜+黑麻油+鹽+油蔥酥 變化型: 紅菜+黑麻油+鹽+櫻花蝦 變化型:紅菜+黑麻油+鹽+吻仔魚 紅菜煮一煮,鍋底的菜汁會漸漸變成紫色,想起以前課本上的知識,紅菜的汁液是可以當做酸鹼指示劑的。 紅菜在酸中偏向紅色,在鹼中偏向綠色。 嗯!!!煮成紫色,應該是紅+ 綠的結果,我家的水大概 PH是中性吧,這是唬嚨的別當真 ...

👍點閱熱門文章

悸動

大都市的愛情法

情書

冥冥有愛

A Dear 老鄒 Letter (前篇)

那個男人

A Dear 老鄒 Letter (後篇)

鈞鈞

那個女人

醃漬梅子

.

🌦️中央氣象署警報、特報

🌍中央社即時新聞 國際焦點

📰即時新聞 - 自由時報

💰中央社即時新聞 財經新聞

📈Yahoo奇摩股市